手機版下載app
請輸入要搜索的内容
>>當前位置:首頁-醫療動态
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開展左束支起搏技術發布時間:2020/10/19 14:50:00       浏覽次數:4286次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一、三病區成功為一名房顫、高度房室阻滞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實施了永久性左束支起搏術,該病例是我院心血管内科繼雙腔ICD、CRT-D、希氏束起搏後,再次成功獨立開展的高難度器械植入手術。

患者是一名68歲男性,有房顫、心功能不全病史10餘年,近3個月來,反複出現頭暈、乏力、黑曚,為進一步診治特來我院。入院後發現患者存在高度房室傳導阻滞,有明确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但是傳統的右室起搏,會造成人為的左束支傳導阻滞,使左、右心室失同步,進一步降低心室的射血功能。而希氏束和左束支區域的生理性起搏不僅能夠保證患者的心率,而且較右室起搏明顯改善心髒的電機械同步性,改善心功能。希氏束起搏雖然是最生理的起搏方式,但也存在起搏阈值高,R波振幅低和潛在的希氏束遠端病變風險。左束支呈扇形分布在左室間隔内膜面下,起搏阈值和R波振幅同右室相似,起搏位點位于傳導病變或易損區遠端,而且左束支近端起搏可糾正病變于希氏束的左束支傳導阻滞,可作為心髒再同步化治療的備選方案,是目前生理性起搏的新方向,尤其适用于心室起搏比例高且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因此決定對該患者實施左束支起搏技術。

術前,心血管内科一、三病區的電生理團隊充分讨論了手術方案和術中細節。由于心室電極的植入需要由右室間隔面旋入左室間隔面,術中需密切注意電極的深度及腔内圖的變化,電極稍淺可能造成電極的不到位、不能起搏左束支,而電極稍深可能造成室間隔穿孔,“毫厘之差”便可造成手術的不成功;而且該患者是一名心衰患者,平卧時間不能過久,需要快速完成手術,進一步加大了手術的難度。手術由心血管内科一、三病區副主任、主任醫師王占啟和陳春紅共同完成,憑借精湛的技術和過硬的心理素質,順利完成了手術,手術曆時90分鐘,患者術後各項指标均良好,達到了理想效果。

近年來,心血管内科一、三病區心髒起搏和電生理事業快速發展,起搏器的數量逐年增多,手術難度逐漸增大,目前可以獨立完成雙腔起搏器、ICD、CRT-D、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等所有的心髒起搏器械植入技術,在省内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除此之外,三維電生理标測和消融技術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今年已完成陣發性室上速、房撲、房顫、室早、室速等消融術近百例。

生理性起搏技術的成功開展,标志着我院心髒起搏診治能力達到了國内的先進水平。左束支起搏模式的轉變,将造福更多的患者。

文、圖:心血管内科一、三病區

編輯:董媛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