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下載app
請輸入要搜索的内容
>>當前位置:首頁-醫療動态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助推我院胸外科加速康複實踐發布時間:2020/9/24 16:30:00       浏覽次數:4742次

近日,我院胸外科團隊使用達芬奇機器人系統成功開展胸膜腫瘤、縱隔腫瘤及肺結節肺癌手術,标志着我院胸外科微創技術進入了機器人時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更加精準,減少出血、感染和并發症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疼痛,住院時間更短,可以更快的恢複生活,符合加速康複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理念。

我院胸外科分别收治了一例56歲女性右側胸膜腫瘤患者、一例54歲男性前縱隔腫瘤患者及一例50歲男性左肺上葉磨玻璃結節患者。術前胸外科主任李鶴飛與胸外科副主任周斌、主任醫師祖金池、副主任醫師王海波經過讨論研究,認為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的手術方式是以上患者的最佳選擇,對手術方案及各種預案做了詳細周密的規劃;最終分别對三名患者進行了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右側胸膜腫瘤切除術、前縱隔腫瘤切除術及左肺上葉楔形切除+淋巴結采樣術。術中,在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下,三台手術操作均曆時半小時左右,術中出血均約10毫升,且創新性的未開傳統的機器人手術助手孔,切除病變後延長一個操作孔取出腫物,減少一個傷口,術後免胸引管或留置一根細胸引管(術後第2天早晨拔除),術後當天複查胸片均無明顯積氣、積液,術後24-48小時出院。

胸外科機器人手術


術者:李鶴飛
 

助手:王海波首席醫師


胸膜腫瘤患者術後:回到病房即可下床活動,未訴切口疼痛等不适,術後第2天出院。


縱隔腫瘤患者:術後第2天早晨,活動自如、未訴切口疼痛等不适,出院


肺結節患者:術後第2天早晨拔除胸引管,未訴特殊不适

李鶴飛表示,相比傳統胸腔鏡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因其放大10倍的3D成像技術、7個自由活動度手腕式機械臂及完全濾過人手顫動的操作,具有高度精準、視野開闊等優勢,使微創技術達到了一個高峰,并降低術後并發症的發生,減輕患者創傷及疼痛、加快患者術後活動及康複,縮短住院時間,符合ERAS的理念。

我院胸外科作為河北省首批授牌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加速康複外科示範病房”,在省内率先大規模開展單孔胸腔鏡技術;聯合麻醉科開展了自主呼吸胸腔鏡技術。部分早期肺癌、肺部良性病、縱膈腫瘤等患者行免氣管插管、免胸引管、免尿管的全免管手術,術後當天或者隔天24小時出院,醫護一體推動加速康複,鼓勵術後當天進食、下床、活動,減少并發症,減輕疼痛,縮短住院時間并降低費用。從2017年科室大力推進加速康複,近3年單位床手術量和出院患者分别增加86.47%和45.00%,門診增加103.48%,術後平均住院日降到3.17天,加速康複的實施使患者更快的康複重并重回正常工作與生活,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和社會效益。機器人+加速康複,新技術、新理念,少痛苦,早康複,必将惠及更多患者。


文、圖:張旭光(胸外科)
編輯:董媛媛




Baidu
sogou